首页
数夫产品
PLM
智能制造
应用案例
数夫服务
解决方案
数夫实施
管理咨询
新闻中心
数夫动态
家居新闻
行业知识
项目直播
关于数夫
公司介绍
公司荣誉
发展历程
光影数夫
联系我们
加入数夫
合作伙伴
研发设计端
PLM管理系统
虚拟与仿真
3D设计系统
工厂端
ERP系统
MES系统
APS系统
QMS系统
阿米巴系统
拆单系统
仓储系统
异形排料优化大师
裁板优化系统
估报价系统
EMM系统
一单通·OES
营销端
CRM系统
九维云销系统
电商管理系统
商机报备系统
防伪溯源系统
管理平台
集团化管理
DUP开发管理
数据协同平台
数夫云系统平台
SAAS管理平台
移动运用管理平台
供应链端
SCM管理系统
首页
数夫产品
研发设计端
PLM管理系统
虚拟与仿真
3D设计系统
工厂端
ERP系统
MES系统
APS系统
QMS系统
阿米巴系统
拆单系统
仓储系统
异形排料优化大师
裁板优化系统
估报价系统
EMM系统
一单通·OES
营销端
CRM系统
九维云销系统
电商管理系统
商机报备系统
防伪溯源系统
管理平台
集团化管理
DUP开发管理
数据协同平台
数夫云系统平台
SAAS管理平台
移动运用管理平台
供应链端
SCM管理系统
PLM
智能制造
应用案例
经典案例
数夫服务
解决方案
数夫实施
管理咨询
新闻中心
数夫动态
家居新闻
行业知识
项目直播
关于数夫
公司介绍
公司荣誉
发展历程
光影数夫
联系我们
加入数夫
合作伙伴
X
会员中心
登录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找回密码
*用户名
密码
*公司名称
电话
*手机
邮箱
取消
X
姓 名
*
:
身份证号
*
:
手机号码:
QQ号码:
X
姓 名:
证书编号:
身份证号:
发证日期:
此证书持有人通过数夫家具软件应用技能考核。具备熟练使用以下数夫家具软件模块进行业务处理操作的能力。
软件版本:
应用模块:
本证书表明此证者通过资格证评审组严格考核,已达到相应技能水平。
总经理:
新闻中心
数夫动态
家居新闻
行业知识
项目直播
首页
新闻中心
家居新闻
家居新闻
<<返回
东鹏控股带动陶瓷市场涨价潮蔓延 行业洗牌再度加剧
发布时间:2021-10-18
“现在下订还能按国庆的促销价走,到11月肯定要涨价了。”章斌催促着客户,尽快下单。
作为冠珠瓷砖的零售经销商,章斌已经接到了涨价通知。他叹了一口气:“品牌敢涨价,我们不敢涨啊。”
他手机上收到的这份涨价通知函,已经在行业内传开了。作为新明珠集团旗下的陶瓷品牌,公司在10月11日对经销商发函称,除促销产品和特殊申请的价格外,其他各类产品从10月15日起,在开单价基础上,上调3%-5%。
“实际上涨幅不等,可能在5%-20%的幅度,根据不同的陶瓷品类决定。”章斌说,由于建材产品的特殊性,通常顾客不会看一次就下单,通常是比价之后再决定:“有些顾客国庆长假看的时候一个价,要是没过一周就涨价,肯定要把客户吓跑。”
生意清冷,他不敢冒风险,但也承受不了上下游两头对利润的压缩:“现在就靠库存撑着,但到11月份肯定不得不涨了。”
东鹏控股带动涨价潮
这样的情况在上半年还不多见。由于中国是陶瓷生产大国,因此集中了众多陶企,除了少部分头部企业可以通过技术研发拉高溢价或者降低成本,对大部分陶企而言,低价才是赢得市场的重要方式,即便时下大热的岩板,近几年也降价不少。
郝云凤同时承接了斯米克和松果两个瓷砖品牌的代理销售,其中斯米克的品牌方已经涨过价,但她并不敢把门店零售价传导给顾客:“品牌方涨幅3%-5%上下,利润肯定是赚少了,但也比没有顾客强。”她指了指卖场不计其数的瓷砖品牌,坦言一旦涨价,就意味着把市场让给竞争对手。
但是今年的情况大为不同。能耗双控、电价上涨,成本上涨,运费上涨,几乎各个环节的成本都在上升,限电让生产线限产、停产,陶瓷的订货供货期也大为延长。
虽然有不少中小陶企早前已经陆续涨价,但真正引发市场波动的,还是上市龙头陶企东鹏控股(003012.SZ)的涨价公告。
东鹏控股在9月24日通过公告宣布,从10月1日开始,主力业务瓷砖产品,除少部分渠道外,大零售、大包渠道和工程等主要渠道全面上调5%。
随着东鹏调价的公布,头部陶企的“涨价潮”随即蔓延。新明珠在10月11日也宣布涨价。值得注意的是,这家企业在9月末,刚刚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为上市做准备。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明珠此时要求涨价,也是考虑到提交招股书时,对期内利润保证的考量。
帝欧家居随后也在10月10日和14日两度发布公告,对控股公司欧神诺的普销常规产品600*1200mm及以下规格瓷砖产品,在原开单价格基础上上调5%,该规格之上产品,则是除整装和工装之外的所有普销常规产品,同样上涨5%。
蒙娜丽莎则在10月8日发布调价通知,对部分尺寸的瓷片、小地砖、仿古砖、抛釉中板、抛釉砖等产品从11日起,在原价基础上,上调6%。
在非上市企业中,仅广东地区,就有箭牌卫浴宣布从10月1日起,对箭牌卫浴部分工程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全圣陶瓷、升华建陶、领航陶瓷等大量陶瓷企业,对每平方米岩板都提高了5-6元的价格。
除此之外,包括山东的淄博产区、江西高安产区、福建、河南等多个陶瓷产区,已有不同程度的涨价。
双重压力
由于成本上升造成对利润的压缩,是今年整体建材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而陶瓷行业由于需要煤炭、天然气能源进行烧窑、发电等需求,更是面临“成本上升”和“产能限制”的双重压力。
就在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显示,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在山东省,建筑陶瓷已经被纳入高耗能行业名单。而在陶瓷生产大省广东,在8月广东发改委召开的全省发展改革形势通报会上,陶瓷业和纺织、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被纳入碳市场候选新增覆盖行业的名单之中。
在新明珠的涨价通知函中,明确提到天然气达到4.8元/立方米,煤2080元/吨。在2020年的报价中,煤炭价格还不足1000元/吨,佛山天然气价格还在3元/立方米。
佛山顺辉瓷砖总经理彭长华近期在论坛中表示,每个月电费支出达到400万,一年就是4000多万,这是硬成本的上涨,因此货品价格也“不得不涨”。
与此同时,陶瓷行业也因为高耗能的属性,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下,面临着碳排放超标问题,是被重点关注的行业。如果将陶瓷建材纳入碳交易市场中后,生产线改造未能达标企业,或者面临加大处罚,或者要购买碳排放配额的问题。而在现阶段,不少陶企面临的就是限产、停产的问题。
上述涨价的上市陶企中,帝欧家居和蒙娜丽莎,均在9月中旬受到限电影响,使得位于广西的生产线因限电要求,被要求停产或者减产。虽然不久后两家均表示生产线恢复,但仍对产能造成一定影响。
早前财联社报道称,广东东莞厚街对辖区内企业实施错峰用电,在9月下旬要求普通企业全时段停止工业生产负荷用电4天,高耗能企业要求停电一周。而在厚街镇,集中着大量建材家具和陶瓷生产企业。
在山东淄博产区,有媒体报道称,从10月10日起到11月,淄博半数陶瓷企业要求以20天为周期进行轮停,两个月内单条生产线需要停产20天。这意味着产区内多家只有单条生产线的陶企面临停工。其他企业也面临“开4停3、开7停7、开20停20”的其中一种轮换方式。
根据界面新闻早前统计的信息,陕西、云南、宁夏、浙江、江苏等地的限产限电,主要受到“能耗双控”政策要求影响,而东北三省、广东、河北、青海、安徽、湖南等多地,则是由于电煤供应紧张。
“对我们的产能影响很大,现在卖得都是限电之前的货,新订单要看有没有库存,没有库存要上报排产。”一位佛山陶瓷品牌经销商对界面新闻表示,由于本地订单都是零库存,通常都由工厂发货:“限电影响产能,如果订货产品没货就要等,什么时候能交也不确定,要看公司生产进度。”
他坦言,无论哪种原因,要么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滑,要么产量下降规模下滑:“对企业和经销商而言,都是一样的艰难。”
行业洗牌
“除了煤电、原料价格上涨外,一些过去比较便宜的费用也在上涨,尤其是涉及到陶瓷出口部分。”作为多个陶瓷品牌的经销商,宋园告诉界面新闻,出口陶瓷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一个是国际货船运费的上升,一个在海关出口积压货物时间变长,消杀要求严格之后,仓库和消杀成本过去是相对便宜的,但今年一下都加了上来。”
宋园表示,虽然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但境外疫情仍然严峻。在这一背景下,能够满足国内防疫要求的货船数量大大减少,是导致货运费用大涨的因素之一:“而且不仅是陶瓷行业,涉及进出口的建材行业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陶瓷行业从长期来看,价格整体处于降价态势,因此此轮涨价只能称得上“找补”。
“过去10多年来国内陶瓷价格整体只有降价,涨价也只是通过产品迭代形式出现,这样’硬涨’的情况很少出现。”彭长华表示,
作为市场主体,更多的陶瓷品牌还是表达了对产品涨价的谨慎态度。
大角鹿大理石陶瓷创始人南顺芝对外表示,处于品牌定价长期性考虑,如果涨价也会放在年底考虑:“出于品牌长期性的考虑,这时候正是考验企业定力和消化能力的时候,而且行业洗牌也会让整体更加健康发展。”
彭长华也表达出类似观点,认为此轮成本上升和“双控”压力,对管理较为粗放、盈利水平不高、市场占有率较低的企业是较大考验:“可能会淘汰一批生产落后企业,这也是和国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不良企业的政策导向相匹配的。”
中国家居协会秘书长胡中信表示,大环境的变化意味着各行各业的洗牌正在加速,无论是涨价还是限电潮,对一线品牌影响整体相对可控,对二、三线品牌则冲击更大:“二、三线品牌的整体降幅可能会在30%-40%,甚至拦腰下滑的降幅,优胜劣汰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从某种角度来说,行业洗牌已经在陶瓷行业中显现出来。
一方面,根据《陶瓷信息》统计的数据,仅2020年,全国就有67家规模以上建陶企业退出市场,过去5年时间,生产线更是减少了861条。
另一方面,头部建陶企业则开始逐步铺设光伏项目。蒙娜丽莎文化总监王力撰文透露,近5年来,通过审批的陶瓷厂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超过200个。东鹏控股、蒙娜丽莎、马可波罗等企业均已着手光伏项目。
或许,对于陶瓷这个高耗能的传统行业而言,更大分水岭还在后面。
(文中章斌、郝云凤、宋园为化名)
来源:界面新闻
返回列表>>
上一篇:解析|居然之家传统家居卖场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下一篇:临沂市设立1.5亿专项资金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Copyright ©2020 广东数夫软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07004079号
在线服务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在线咨询
提交需求
联系我们
您好,我们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致电数夫
销售:
400-1166-002
售后:
0769-22364912 转 200
微信咨询
手机扫码加微信
公 众 号
扫码关注留言
返回顶部
免费咨询
在线客服
提交需求